首页

国际足恋SM网站

时间:2025-05-23 08:35:53 作者:云南孟连:跳起团结舞 各民族都是“宾弄赛嗨” 浏览量:24999

  近日,宁夏闽宁镇迎来了酿酒葡萄采摘季,葡萄种植园格外热闹。上百名工人穿梭在园中,将一串串色泽诱人的葡萄采摘装筐。

  闽宁镇地处宁夏贺兰山东麓。这里日照充足、热量和矿物质丰富、土壤透气性好、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是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

△闽宁从荒芜贫瘠的荒滩戈壁变成了如今的片片绿洲。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考察。抵达当天,总书记就关切询问了闽宁镇的近况。

  “听说现在建设得很好,也有了特色产业。过去这么艰苦的一个地方,变成了出葡萄美酒的地方,令人感慨和欣慰啊!”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牵头负责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推动实施了“吊庄移民”工程,并为移民村庄命名“闽宁村”。“不是搬过来盖几间漂亮房子就行了。乡亲们搬出来后,要稳得住、能致富,才能扎下根。”为移民后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

  如今,昔日“干沙滩”闽宁村已变为“金沙滩”闽宁镇。从一颗葡萄到酒香盈袖,闽宁镇实现了葡萄酒生产流程全面布局。当地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农户种植葡萄亩均增收3000元以上。葡萄酒特色产业开拓了群众增收致富新渠道。

△闽宁镇新貌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地方考察时,他多次来到大棚里、田埂上、果树间、农舍前,为特色产业谋思路、为农民致富找门路。

  广西来宾市被誉为“甘蔗地里长出的城市”,蔗农达52万人,占农业人口一半。“甜蜜事业”不仅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我到各地考察,都要看看我们国家规划布局上有代表性的产品。在来宾,甘蔗就是代表。今天来这里看到甘蔗种植和糖业发展格局,心里更托底了。”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来宾一家制糖企业考察时亲切说道。

△2023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考察时,同蔗农、农机手和农技人员亲切交流。

  来宾甘蔗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宋代,一直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种植户所使用的甘蔗种苗存在繁殖系数低、育苗周期长、脱毒良种种苗供量不足等问题。

  2019年,来宾市与广西甘蔗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甘蔗良种繁育,培育、引进20多个甘蔗新品种。

  此外,来宾多年来积极落实良种良法推广补贴资金政策。2023年起,当地推行新一轮糖料蔗脱毒种苗每亩600元、健康种苗每亩330元差异化补贴,激励蔗农使用优良品种。

  在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鼓励甘蔗种植的政策,蔗农种蔗积极性大大提高。推进广西糖业高质量发展,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你们肩负重担。”

△丰收时节的陕西延安果园

  产业化是特色产业成长壮大的关键。“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离不开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起当年在陕北黄土地上的往事,乡亲们告诉他,最大的期盼就是“将来干活挑着金扁担”。“‘金扁担’,我把它理解为农业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后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在南沟村果园,从收成到种植技术、采摘方法、品种质量、销售价格,再到村民收入以及如何发展其他产业,总书记问得细,老乡们答得实。他们说,通过筑水坝、搞滴灌和精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用水和灌溉问题。

  “这就是农业现代化,你们找到了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道。

  “金扁担”从畅想变成现实。近年来,各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大力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2023年,我国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4068个,总产值达到9000多亿元;新建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00个农业产业强镇,实现从业农民人均收入提高4000多元。

△黑龙江抚远蔓越莓种植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

  为推动各地产业振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文件强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等。

△贵州黄平县小朋友在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采摘柑橘。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进一步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聚焦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体现的是发展所需也是民心所向。“土特产”闯入大市场、延展产业链,扎扎实实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放眼广袤乡村,小苹果、小茶叶、小木耳、小黄花……总书记考察过的一个个“土特产”变成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乡村全面振兴画卷正在希望的田野上铺展。

  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审校丨杨彩云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伊朗称向以色列发射200枚导弹

聚焦精准帮扶,教育人才支教工作不断优化。最新数据显示,“特岗计划”持续深入实施,2023年计划招聘5.23万人,持续为乡村学校补充高素质教师。“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序推进,2023年计划选派17410名教师到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受援县支教。

大数据,就这样改变了生活

这两天,山西省大禹渡灌区正开闸引黄河水,进行春灌。经过一个冬春的续建配套改造,灌区总提水流量由改造前的16.3立方米每秒,提升到20.7立方米每秒,每天可多浇4000多亩麦田,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灌溉效率。

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携手同行迎接更可期的未来

根据规划,2024年川港职业与应用教育联盟将推动联盟内川港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专升本等项目合作,发展大型头部企业、港资在川企业进入联盟推动产教融合,继续做好川港两地青年学生互动活动。

琼州海峡启动复航专班支援海南救灾复产

花椒是甘肃栽培面积仅次于苹果和核桃的经济树种。陇南市武都区是首批“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在全国花椒主产区中,武都花椒面积、产量、质量、农民收入占比均居第一。

中广核:将带动1.54吉瓦光伏组件和风机整机设备产能“走出去”

“丝绸之路这条古老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之路将我们紧密相连。”博伊穆罗多夫·贝克佐德表示,期待借助本次画展进一步推动中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人文交流,携手开启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